想象清晨的阳光洒在金黄的麦田上,微风轻拂,那一片片麦浪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这就是农业,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领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农业的世界,探寻它的多元魅力。
提起东北,人们总会想起那片肥沃的黑土地。随着农业的发展,黑土地面临着风蚀、水蚀的威胁。为了守护这片宝贵的土地,吉林省四地——长春市德惠市、四平市双辽市、白城市大安市、松原市乾安县,成为了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先行者。
保护性耕作,顾名思义,就是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的一种耕作技术。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减轻土壤风蚀水蚀,还能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
自2020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吉林省四地涌现出一批技术到位率高、机具配备优、应用效果好的保护性耕作应用主体。2024年,吉林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3800万亩,居全国第一。这不仅是吉林农业的一次华丽转身,更是对黑土地的深情守护。
在遥远的贵州六盘水,一个名为“供销天鲜配”的智慧服务建设项目,正在助力乡村振兴。这个项目利用农业现代化基金7000万,通过现代化基地建设、标准化集散中心运营、信息化观麦SaaS联接,推动产业全面数字化、规范化。
在现代化基地建设方面,六盘水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化种植公司农户”的基地运营模式,实施1000亩高标准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基地集冷链物流、水肥一体化建设、智慧农业信息化平台于一体,有力推动蔬菜作物等种植精准化。
在集散中心建设方面,六盘水建成6000平方米的多功能集散中心,配置干货区、粮油区、肉类冷冻区、蔬菜保鲜区、分拣加工区等功能区,有效促进农产品分类、分拣、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销售、溯源等方面规范化管理。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六盘水应用观麦SaaS生鲜供应链配送系统,涵盖订单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等环节,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农业农村部近年陆续在设施农业、智慧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方面出台利好政策。
王瑞波,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处长、研究员,在2024乡村振兴大会上表示:“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并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为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农业农村部联合有关部委支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现代农业产业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在陕西省渭南市,农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年以来,渭南市坚持“藏粮于地”,持续开展撂荒地整治、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大棚房专项整治,确保永久基本农田粮食属性不改。
在种子方面,渭南市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选育推广优良品种,全市稳定小麦良种基地面积13万亩,占全省小麦制种面积50%以上,引进示范推广新优品种100个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在技术方面,渭南市以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集成推广小麦宽幅沟播3335、玉米增密度5335密植高效和水肥精准调控技术模式。
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渭南市通过政策扶持,有效促进信息化与农机装备、作业生产、管理服务深度融合,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农业,这个充满魅力的领域,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引领着我国乡村振兴的步伐。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书写农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