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超级重要的话题——脱贫!你可能觉得这事儿离你很远,但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那么,2025年乡村全面振兴怎么做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毫不松懈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截至今年10月底,已经有超过六成监测对象稳定消除了返贫致贫风险。这说明,我们国家在防止返贫致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那么,如何做到防返贫致贫呢?首先,要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体系。这就需要我们紧盯每一个监测对象、每一个有返贫致贫风险的个体,精准界定监测范围,强化大数据信息系统应用,提高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质效,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动态消除风险。
产业和就业是脱贫致富的“双引擎”。2024年,全国832个脱贫县每个县都培育形成了带贫益贫能力较强的特色主导产业,产值超过1.7万亿元。农村农业部数据显示,全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规模连续3年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
那么,如何实现产业就业双轮驱动呢?首先,要培育特色主导产业。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其次,要加强就业帮扶。通过提供技能培训、搭建就业平台等方式,帮助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我国设立了五年过渡期,保持了脱贫地区原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如今,过渡期即将结束,未来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口是否还需要接续帮扶呢?
答案是肯定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教授表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口帮扶仍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必须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
那么,如何实现常态化帮扶呢?首先,要建立健全帮扶机制。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其次,要加强帮扶力量。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帮扶合力,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人才是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2024年,各地通过实施“头雁”培育工程,打造丰富的产业业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一大批“新农人”到乡村干事创业。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近1300万人,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1500万人。
那么,如何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乡村人才队伍呢?首先,要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学历教育等方式,提高乡村人才的综合素质。其次,要优化人才环境。通过提供政策支持、改善生活条件等方式,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2024年,河北持续实施动态监测,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在河北巨鹿县巨鹿镇后辛庄村,防贫网格员李军辉走访慰问农户,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困难。这种做法,正是河北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一个缩影。
2025年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努力奋斗!